基督教与20世纪中国社会 WORD 电子书

作者: 姚伟钧
格式: PDF EPUB MOBI TXT CHM WORD PPT
图书简介: 《基督教与20世纪中国社会》梳理了从1900年义和团运动的爆发到2000年百年来中国基督教的发展历程:在义和团的刀戈与八国联军的炮火中经历血与火的考验后,基督教开始了对自身全面的反省与改革,动荡中迎来机遇,开启了基督教传华的“黄金时代”(1901~1922);随着1922年兴起的一场反对基督教的运动——非基督教运动,基督教在华传播遭遇挫折,教会人士经过反思逐渐认识到,基督教被视为一种西方的宗教,不能很好地融入中国社会,是导致中国社会排教的重要原因,于是促进中国基督教的本色化成为这一时期的重点(1922~1937);1937年爆发的日本侵华战争,无论对中国社会还是基督教会都是一场真正的劫难,中国基督教遭遇到巨大的挫折。支持抗战成为中国基督徒的选择,大批基督徒参加到抗日战争的大潮之中(1937~1949);随着人民政权在中国大陆的建立,西方差会体制下的中国基督教传教运动终结,中国基督教开始了一个新的乐章(1949~2000)。20世纪的中国基督教有过辉煌的发展历史,也经历过种种挫折与坎坷,最终随着新中国的建立走向了新生。
 
《中国社会病》讲述仇恨情绪从何而来,公平正义为何缺失,边缘生存缘何日益艰难,人民权益的“黑洞”何时填补,承诺的幸福还有多远?全世界的人都在看。社会不能抛弃人民独自进步,也无法撇下人民实现进步,如果选择“看不见”仇恨的情绪、不公正的现象、边缘群体的艰难存在、人民权益的遭践踏,中国之社会病必将越来越深重。鉴...
156 Likes
《中国乡村的基督教:1860-1900年江西省的冲突和适应》作者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撷取了“教案”这一晚清中国社会最为敏感而且频繁发生的事件与关注重点,并针对以往研究者注重城市“教案”研究而忽略乡村地区的不足,对基督教在中国乡村地区的生存、发展及其在地方冲突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乡村教案的本质内容等作了深入细致的描...
108 Likes
司马承祯(647—735)是唐代著名的高道,深受唐睿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代统治者的推崇,在道门内外及道教史上颇具影响力。一代宗师司马承祯著述很丰富,除道教经书、经赞外,还涉及诗词文赋、碑序铭表、乐曲琴沦、医药本草等多方面。千百年来,从未编有专集流行,文献流传至今,亦多有散佚。 《司马承祯集》从历代有关的道...
109 Likes
本书对1807-2000年基督教传入中国200年的历史进行认真梳理,以丰富的资料,介绍基督教在华的发展历程,包括西方各国早期来华传教范围的扩大、传教方式的多样;不同教派的传教特点;有关传教士的经历及贡献;与中国社会的冲突与融合;20世纪以来中国基督教的自立和本土化过程;基督教社会文化事业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客观评...
114 Likes
《基督教神学思想史》讲述的是上帝的救恩故事,这个故事充满跌宕起伏的情节、趣味盎然的人物和激动人心的观念。罗杰·奥尔森将两千年的神学思想史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在神学思想史领域立下了一块丰碑。《基督教神学思想史》荣获《今日基督教》杂志“2000年度好书奖”、2000年美国基督教出版联盟“神学图书金奖”,成为历史...
108 Likes
本书为今年在成都召开的同主题国际研讨会的论文集,收入论文四十篇。在本次研讨会上,来自宗教学、历史学、海外中国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就明清以来,特别是1807年新教来华至当前基督教文字事业的历史与现状、经验与教训;文字传媒在中国基督教本色化中的作用和对世俗社会的影响;以及出版物反映出来的中西方文化互动关系等论...
107 Likes
《地方文化与信仰共同体的生成:人类学与中国基督教研究》收录的文章是作者继《地方性、历史场景与信仰表达》(2008)之后几年的相关思考和写作。虽然集中探讨的是中国基督教的议题,但是正如作者所一直强调的,这些个案为主的研究还试图能对普遍意义上的人类学理论以及中国(社会)研究有所回应。因此,在读书札记部分之外...
118 Likes
《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014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形势分析与预i914”课题组2014年度分析报告(社会蓝皮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组织研究机构专家、高校学者和政府研究人员撰写。 《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2014版)》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要精神,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在系统总结...
177 Likes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为了中国民法》收录了专题研究论文12篇,每一篇都有独特的学术指南意义。立法论争的5篇文章反映了作者坚持学术真理的铮铮学者风范。法律论评反映了作者对中国法律制定和法治建设的拳拳报国之心。...
114 Likes
《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2013版)》分为总报告、社会感受篇、观念价值篇、综合调查篇、行为倾向篇。主要内容包括:关注社会情绪,促进社会认同,凝聚社会共识——2012—2013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北京居民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等。...
123 Li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