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学术棱镜译丛·居伊·德波:诗歌革命 PPT 电子书
格式:
PDF
EPUB
MOBI
TXT
CHM
WORD
PPT
图书简介:
《居伊·德波--诗歌革命》的作者是樊尚·考夫曼。
《居伊·德波--诗歌革命》:
居伊·德波一生都在刻意地避免传奇,避免把传奇与可视物、表象以及当前越来越多的或清晰或模糊的自传风潮相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也拒斥后来很快被称作景观的东西。他从来不遵守强加于生活的可视规则。他创立自己的规则,创作文本和影像,以避免受到完全世俗和总是如同侦探片般模糊的当代传记评判眼光的暴政。他的生活和作品都是对这种观点的挑战,这种挑战被错误地解读为对影像的固有仇恨。但是,他竭尽全力拒斥一切试图认证、指定和适应的评判。为此,他进行了真正的战斗,这是他希望带给这个社会的深刻内核。
《旧制度与大革命》内容简介:大家都在学习革命的常识,《旧制度与大革命》将告诉你这些问题的答案:为什么经济繁荣,却加速了革命的到来?为什么减轻负担,却激怒人民?为什么威胁整个欧洲所有国家的大革命会在法国爆发,而不是其他国家?为什么大革命在被摧毁的旧社会里生成,且这个过程是自动的?为什么旧王朝突然而彻底...
185 Likes
清末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改革进入深水区,风起云涌,大鱼皆出。从既得利益集团皇族贵胄,到曾经是天朝中流砥柱却最终倒向革命的北洋枭雄,从矢志改朝换代的革命党人,到各揣心思的投机分子,鱼龙混杂,泥沙俱下,都被时代波涛裹挟着,走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央。著名历史学者萨苏和雪珥首度联手,从海外史料重新解读...
86 Likes
南明时期(1644—1661)经历了四个小朝廷,其间士人撰写了大量的诗歌,本书通过细致考订南明诗歌,可以见出士人们不约而同地述说着同一个主题,即“帝国的流亡”。本书上编“诗歌中的流亡”,描述朝廷和士人大规模流亡的状态,疆土日渐沦丧、人心涣散,以至于士人最终在精神上无所依凭,只能主动或被动地选择死亡、返回故乡和皈...
200 Likes
《新史学(第7卷):20世纪中国革命的再阐释》以世纪革命几乎席卷了全球。对中国来说,20世纪更是革命的世纪。如果要为20世纪中国寻找一个主题的话,那么这个主题恐怕只有“革命”最合适。避开革命而探讨20世纪中国历史几乎是难以想象的。革命不仅多次重构了最高权力结构,也全面重塑了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价值伦理乃至普通百姓...
110 Likes
《支付革命:互联网时代的第三方支付》是中国首部深入探讨第三方支付的著作。本书以电子交易方式、电子货币及电子认证技术演变的“三重奏”将决定电子支付中介的发展为主线,分析了中国第三方支付从“小支付”走向“大金融”的历史逻辑、技术逻辑和商业逻辑,揭示了第三方支付特别是创新型第三方支付机构发展对提升中国经济运行效...
79 Likes
“创造性破坏”是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最著名的理论,当一个产业在革新之时,都需要大规模地淘汰旧的技术与生产体系,并建立起新的生产体系。电器之于火器、汽车之于马车、个人计算机之于照排系统,都是一次又一次的“创造性破坏”,旧的体系完全不复存在,新的体系随之取代。“创造性破坏”已经深深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172 Likes
《革命的张力——“大革命”前后新文学知识分子的历史处境与思想探求(1924—1930)》:"大革命""前后,""五四""一代文学家、新青年普遍经历了""从文学到政治""的冲击与转变。这一过程不能单向化约为他们被政治吞没、异化。毕竟,新文化运动展开的过程就是其变质与蜕变的过程,正是新文化自身的危机导致了新文化群体从弃绝现实政...
101 Likes
本书由高友工和梅祖麟合著的三篇论文,先后发表于1968、1969、1971、1973以及1976年,原载于《中外文学》,为其返台讲学之稿,后收入黄宣范所著《翻译与语意之间》(台北联经,1978)。这三篇评论唐诗审美功能的论文深化了唐诗格律的演化研究,章明了中国文化的抒情传统。高友工在海外汉学圈影响深远,他被认为是继陈世骧之...
160 Likes
邓英淘长期从事宏观经济研究,他有着学者的大格局大思想,又脚踏实地,亲自走访了全国的大部分地区,通过考察实践得到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形成了独有的观点。本书即在大量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及中国目前面临的现状;具体分析了各种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并结合具体事例详述中国的新能源发...
177 Likes
《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主要谈的是俄罗斯近代改革与革命中的农民问题,基本分为篇幅相若的三部分。首先,以分析村社的起源与特征,相当有力地说明村社是与帝俄国家体制共同发展,并且因而不断强化的一种宗法共同体,对农民起了束缚与保护的双重作用。其次,它讨论了世纪中叶的农奴改革运动与世纪初的斯托雷平村社改革,以...
115 Li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