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商中国:虞洽卿与他的时代 WORD 电子书
格式:
PDF
EPUB
MOBI
TXT
CHM
WORD
PPT
图书简介:
作为跨越几代政府的著名商人
如何能在起伏跌宕的时代屹立不倒?
如何在公共政治与私人商业利益之间游走?
如何左右了晚清后中国政治经济的走向?
晚清民国时期富贾层出,为何没能形成将中国带入现代社会的资产阶级?
研究二十世纪的历史脉络,政商关系问题是绝对绕不开的,本书运用新发掘的一手历史档案及公私史料,全面重建虞洽卿这个跨越几代政府的著名商人的经历,对20 世纪中国上半期的政商问题做一贯通性研究。
作为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大约从1940 年代开始,学术界及舆论界对虞洽卿的描述、讨论与评价就极多。大致来看,学者笔下的“虞洽卿”大致上是三幅不同的面貌:江浙财阀、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这三种概念标签,从一开始就被人选择性地贴在虞洽卿的身上,但无一例外地都与意识形态政治有关。但是,如果全面考察虞氏的个人历史,“政商”也许是最适用于他的身份定义。
本书共分为六部分,从1891年-1945年,对虞洽卿及其所经历的几代政府的关系逐一分析,描述这种合作关系是如何逐渐强化和巩固,成为近代中国的“潜流”,并建立起一种隐性“政治结构”的。而这种关系,也深深影响了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读懂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另一个角度。
《创造力和教育的未来:数字时代的学习》内容简介:当儿童生活快速变化,充满了诸多不确定性和可能性之时,教育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互联网上的学习,怎样才能变得与操场上、课室里的学习那样正式而自然?三十年前根本无法想象今天的工作和娱乐方式,那么现在的成年人应该给孩子们玩些什么,学些什么?孩子们怎么才能培养出...
102 Likes
《大数据云图:如何在大数据时代寻找下一个大机遇》讲述亚马逊、Google、IBM、Facebook、LinkedIn…… 超过一百家大数据公司的商业法则深度解密。教育、医疗、电子、汽车、建筑…… 十几个行业的成功企业案例全面分享。从Twitter到Netflix,从Bing到LinkedIn……互联网新贵如何在大数据之战中脱颖而出?从福特到宝洁,从耐克到三星...
136 Likes
《内容营销:有价值的内容才是社会化媒体时代网络营销成功的关键》向读者展现了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应该如何通过创造和有效传播有价值的营销内容来取得理想业绩。作者讲述了如何利用网络、社会化媒体和传统印刷传播方式创造和分享客户、搜索引擎真正需要的信息,并以客户喜欢和信任的方式与他们取得联系。...
106 Likes
《预见未来——思考力时代与全球五大浪潮》一书中贸易壁垒兴起、1%与99%的对立、人才争夺战、科技交替下的大崩坏,以及小个体时代的来临,将会是未来全世界最重要的五大浪潮。我们的政府与企业是否已经作好准备?身处这浪潮中的我们又该如何面对 这样的改变?最后是乘风破浪或者被大浪淹没?我们留给下一代的是什...
154 Likes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是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相结合的最新产物。大规模在线教育的井喷式发展,不仅将有可能带来全球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也必将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吴剑平编著的《大学的革命(MOOC时代的高等教育)/清华大学战略研究丛书》作为我国第一本关于MOOC的专著,全面介绍了国际国内的MOOC发...
196 Likes
《勃列日涅夫时代》俄文版出版于2008年。作者姆列钦,曾任战罗斯政治周刊《新时代》和《消息报》副总编辑,与苏联及俄罗斯时代许多高层政要有着近距离接触和深层次关系。他查阅解禁档案、官员日记,进行私人采访,书中披露了大量新鲜真实的史料。作者是新闻记者出身,文笔生动,冷峻幽默,让人在沉思中兴味盎然。...
64 Likes
《融合时代》是一本论述移动互联所激发的融合趋势的著作!人类社会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技术推动社会的变革,社会的发展需求又不断推动新技术的产生。如今,社会发展和技术变革的速度已经越来越快,并不断颠覆我们的想象。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融合时代”。于是,原有的平衡和秩序在不断被打破,我们也因此而进入了...
67 Likes
《打铁还需自身硬:大危机时代的中国式突围》是著名美国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数十年来国际关系研究的总结之作。作者以30年对美国、中美关系等领域的深入观察和研究,特别是对美国政治文化的精准把握,从多个层面分析美国成败得失之处,以作中国之镜鉴,并以现代化视角看待中国崛起,如何理解...
110 Likes
《大决策:大数据时代的预测分析和决策管理》内容丰富,主要收录了从直觉到算法、分析学如何提升客户关系的价值、共同创造和决策管理、决策领先企业的三个原则、新型知识工作者、解密决策管理、决策管理的未来等内容。...
194 Likes
《技术时代重新思考教育:数字革命与美国的学校教育》并不像很多读者看到书名后所想的是对如何在技术时代利用技术去改革学校教育的具体策略和措施的介绍和呈现。而是从教育发展历史的视角,对传统学校教育体制弊端以及技术带来的超越传统学校教育的可能性的宏观解读和指引,以及对未来几十年的教育的构划和展望。...
81 Li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