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 WORD 电子书

格式: PDF EPUB MOBI TXT CHM WORD PPT
图书简介: 《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内容简介:走进你不知道的植物世界,思考生命真实的存在!捕蝇草是怎样知道闭拢叶子的时机的?它真的能感觉到昆虫微小、细长的腿吗?樱花树又是怎样知道何时应该开花的?它们真的能记住天气吗?几个世纪以来,我们不断惊异于植物的多样性和形态。著名生物学家丹尼尔•查莫维茨现在将在《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这本书中,对植物如何体验世界给以严谨而引人入胜的简介,包括它们所看到的颜色还是它们所遵守的时刻表。
通过着重介绍遗传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作者带领我们走进植物的内在世界,把它们的感觉和人类感觉做对比,揭示出如下事实我们和向日葵及栎树的共同之处,比你知道的更多。作者在书中展示了植物如何分辨上和下,如何知道邻近的同类已经遭到了一群饥饿甲虫的侵害,是否能够欣赏你一直放给它们听的齐柏林飞艇乐队的音乐,或者是否更偏好于巴赫那旋律优美的连复段。通过对植物触觉、听觉、嗅觉、视觉以至记忆的考察,作者促使我们不得不去思考:植物会不会对周围环境有意识?
《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难能可贵地对我们踏过的草丛、我们嗅过的花朵、我们爬过的树木给以深入关注,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和我们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完整的成长:儿童生命的自我创造(增订第2版)》内容简介:人的成长从身体开始,经历情绪、感觉上升到心理、认知,然后由精神升华——这是人内在的不同存在层面,这些奇妙的内在部分将协助儿童自己创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自我。完整的人,完整的成长隐藏在儿童身体里的生命力怎样陪伴儿童情绪的成长感觉是儿童认知的基础心理成长...
143 Likes
《青少年探索发现系列丛书:人类生命之谜》以通俗的语言详细介绍了有关生命科学的现代科学知识,并辅以大量插图和故事,内容有趣有益,可以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命运观”。其他喜爱生命科学的广大读者,也可以从中获得许多的启迪和乐趣。...
151 Likes
一个冠心病患者,一辆公路自行车,11天半艰辛跋涉2155公里,累计爬高11121米,平均每天骑行187公里,爬高967米。李辉不顾众多亲朋好友和绝大多数医学专家的反对,带着心血管里的三枚支架,从黄河三角洲腹地的山东滨州出发,完成了“从黄河入海口到三江源头、从鲁北平原到青藏高原”的挑战极限。他创造克一项接受支架手术后的...
84 Likes
《中国知青文库·生命之歌:青春祭》改编自张曼菱的小说《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她是一位真正的中国布衣女子,她是第一位走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中国女性,张曼菱是一位创造奇迹的女性,她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路。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梦想,一些情结,我们对自己有许多期许。张曼菱一直在追逐着自己的梦想,这些事情并不是普...
147 Likes
《生命的思索+生命最后的读书会(套装共2册)》内容简介: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起影响整个世界,激励无数年轻人。销售过1000万册的经典励志读物,西方大中小学的课外必读书目。李开复、毕淑敏、美国前总统卡特一致鼎力推荐!最值得全人类阅读的生命之书!献给我们疲惫的英雄梦想!征服全球读者、作家、出版社、版权经纪人...
152 Likes
《生命的真相》内容简介:通过佛法与科学多方面的比较说明,一方面找到它们的相异之处,一方面又挖掘出二者可互为印证的地方,并最终从科学与佛法互不相违的角度,论证了前后世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涅槃经》中有一句话:“不见后世,无恶不造。”所以,懂得前后世的道理,对当代社会的健康发展,现代人群的人...
104 Likes
戴米安是个高度紧张的年轻人,对自己和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又时常无法面对每天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包括学习、功课、爱情、与朋友及家人的关系。他不断质疑自己,也迫切地希望了解自己,想要学会热情又平和地面对人生,获得真正的快乐与满足。 于是,他找到了精神科医生豪尔赫,希望通过医生的帮助来解决自己进退维谷...
125 Likes
《生命交叉点》是2006年纽伯瑞金奖作品。一个夏天可以发生很多事情。一群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在平凡的日子里祈求人生的浪漫与新奇:爱情、友情、时尚……这是一部精确描写青春期心灵困顿的精彩小说,生命充满各种交叉点,却有无限的可能性。图文并茂,结合意识流、日本俳句、歌词、问答和电影分镜头,本书成为纽伯瑞获奖小说...
189 Likes
《放手真好:找到生命的优先顺序》内容简介:“这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旅行。”56岁那年,台积副总裁蔡能贤请了有史以来最长的50天假,赌上22年的资历,召集17位科技人,单车骑行18000公里,跨越了半个地球。他们不仅仅为了挑战体能和耐力的极限,更是为寻找人生下半场的答案。正如作者所言——“在北京和巴黎之间,画上一道弧...
148 Likes
本书文章及部分插图的作者,是一群医学专业的博士和准博士。临床中他们发现,对于缺乏基本健康常识的患者来说,少言寡语抑或满口“医言医语”的医生,会造成病人的“似懂非懂”,引发医患矛盾。他们提笔写科普,是为练就科普的头脑,以便在阅读与写作的过程中学习与患者沟通,从而缓解医患关系。在这里,你不仅能找到文献考据严...
70 Li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