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起源 MOBI 电子书
格式:
PDF
EPUB
MOBI
TXT
CHM
WORD
PPT
图书简介:
杉本博司向来以摄影家的身份为众人所知,举凡他的创作,如《透视画馆》《肖像》《剧场》《海景》等,无一不在挑战我们对于摄影表达的既有认知。他将时间、生命、历史这类具有纵向深度的主题,凝练成为二维的影像。在《艺术的起源》中,杉本博司详解了他“无相机摄影”新作《放电场》创作的原委和过程,以一般摄影者避之唯恐不及的静电灼烧底片,借闪电的意象连结起影像创造与地球生命的肇始。从未以影像的创作者自限的他,以光学玻璃雕塑五轮塔,探究人类宗教情感的来源,将金属块切削为数学模型,以有限的物质表现“无限”的概念,更为艺术家的想象力赋予其具象的造型。同时,杉本博司结合自己的摄影、建筑设计与收藏创作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杉本派”的装置艺术。当杉本博司对人类处境的思索越发明晰,我们也就看见他涉足更多人们未企及与尝试的全新领域,并以他的执著于探索精神将它们发挥得淋漓尽致,令人激赏。
《艺术的起源》便是杉本博司的自省、重新认识与超越的创作文集,他以文字梳理作品中“意象与语言的紧密交织”,将思索与创作历程全然呈现于读者面前。于是,我们有幸得见当代艺术与过往人类意识活动交织的吉光片羽,并一窥杉本博司所勾勒的人类精神史全貌。
本书收录了《放电场》、《偏光色》、《光学玻璃五轮塔》、《观念之形》等系列与多件装置艺术作品,值得提及的是,本书也体现了杉本博司对茶道的研究与兴趣,着墨较多的篇幅如与茶道相关的《三夕茶会》及向日本美学宗师千利休致敬的能剧创作《小田原》。
《艺术与介入》是阿诺德•贝林特的代表作,此书由坦普尔大学出版社出版。“介入”(engagement) 概念是贝林特美学的主要理论基点,提出这个概念的主要目的是挑战18世纪以来的审美无利害传统,强调积极的融入(不同于心灵的主观投入)以及经验的双重意义(在詹姆斯和杜威的意义上)。作为一种重视艺术语境的美学,“审美...
75 Likes
《东方艺术(2013年12月下)》是一本书法类的杂志,内容丰富翔实,主要包括:一纸江山我作主——杨涛访谈、我只是个写手、书为形学——中国国家画院胡抗美·曾翔工作室一、二、三届学员作品联展、古碑新考等等。...
122 Likes
此书打破了传统学术观念中先理论后实践的顺序,而是按将实践放置于理论之前进行编排的。本书依循了这样一个历史线索:从旧石器时代艺术到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直至近日。在此大框架中,每个板块又有着它内在的时间线索。虽然有些观念,例如手绘圣经、图画寓言等,已明显走向了尽头,但大部分的观念至今在某些领域的实践...
62 Likes
《当代艺术的危机:乌托邦的终结》源自1990年代发轫于法国的一场有关当代艺术的性质、价值与前景的激烈讨论,作者透过那场白热化的论战,拨开繁杂的当代艺术现象,从一个征候式的具体情境出发,指出当代艺术出现的“危机”实质在于:将艺术的现代表征施加于当代艺术,这一模式已经终结,提出我们已经历了艺术乌托邦的终结,正...
190 Likes
《理想与偶像:价值在历史和艺术中的地位》是一部E.H.贡布里希有关价值及其在人文学科中的作用的最著名的论文集。正如作者在中文版导言中所说:“《理想与偶像:价值在历史和艺术中的地位》的文章出诸一个艺术史学者之手,但它们的主要论旨不是艺术问题,而是文明史学者所面临的问题。当然,文明史的问题与艺术史的问题息息相...
165 Likes
《感知艺术》是给那些希望了解艺术作品中该看什么和聆听什么的人介绍艺术和文学。旨在向读者阐明如何接触艺术,如何将我们通常的感知技能轻松地转换为理解艺术的手段。本书简洁的模式使之具有足够的灵活性。接触艺术的方式丰富多样。作者采用美学家哈里•布罗迪有关审美感悟的程式。具体地说,针对艺术或艺术作品,我...
60 Likes
《东方艺术:书法(2014年4月下)》栏目设置:本期聚焦、当代名家、百家争鸣、画坛中坚、艺苑风景线、东方神韵、美术星空、海外美术、艺术博览、刊上画廊。1993年试刊,由香港当代艺术中心编辑、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先后出版四期,一至三期为国画专辑,第四期为油画专辑。...
129 Likes
《本雅明作品系列: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是本雅明的代表作,作者在《本雅明作品系列: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上所耗费的心力,所寄托的希望,所装载的哲思,从谋篇至行文都有十足的体现。原本在文学史上不被人看重的巴洛克时代德意志悲苦剧,在他笔下却勾连起了西方自古典经中世纪而至他所处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文化史、美学史...
132 Likes
《感受与形式:自发展出来的一种艺术理论》内容简介:苏珊·朗格在《哲学新解》中发展了符号主义美学理论并应用到了音乐领域。在《感受与形式:自发展出来的一种艺术理论》中此理论被应用到了其他领域以证明其用途十分广泛。《感受与形式:自发展出来的一种艺术理论》为读者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本理论在绘画、雕塑、建筑、文学、音...
164 Likes
人与人之间的很多误会都是沟通不畅造成的,有些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不合适的沟通方式也使人与人交往时变得尴尬。人际沟通又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极为缺少的教育环节。 为了能与他人更好地沟通,首先必须知道如何与自己沟通。本书将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并看到一个真正的自我。因为有太多时候,我们陷入到指责对方的窘境...
162 Li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