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影子银行与中国银行业发展研究 CHM 电子书

作者: 郭春松
格式: PDF EPUB MOBI TXT CHM WORD PPT
图书简介: 《金融危机、影子银行与中国银行业发展研究》主要讲述了2008年以来,由美国影子银行过度扩张引发的次贷危机席卷全球,为了抗击风险,世界各国史无前例地紧密合作,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正当效果初显的时候,2009年希腊爆发主权债务危机,其后迅速蔓延至欧洲各国,葡萄牙、西班牙、爱尔兰、意大利等欧元区国家均深陷其中,欧元区外的英国也未能幸免于难,国际金融市场再次风声鹤唳。在这场危机中,中国亦受到很大的影响,例如出口急剧萎缩、企业资金链断裂、输入性通货膨胀初现端倪等。在过去十多年里,中国银行业进行了商业化改革和股改上市,管理水平和经营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应对本轮危机中,成功实现了逆市成长。然而,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主要是中央政府应对危机的方法科学有效以及商业银行国际化水平比较低的原因,中国银行业要在本轮危机中生存下来,真正实现强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基于上述原因,《金融危机、影子银行与中国银行业发展研究》以应对金融危机为主题,以银行业发展为主线,遵循一般理论、具体分析到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展开分析。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论文首先对金融危机和影子银行的关系进行研究,为下文的论述做好准备。随后,论文对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中国银行业在本轮金融危机中少受冲击和逆市成长的主要经验。在此基础上,论文对国际社会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经验和做法进行总结,并对中国银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最后,论文根据前文分析的情况,提出加快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具体对策建议。
 
《古典历史研究(下卷)》是国内第一部系统地论述古典历史研究发展史的专古希腊罗马文化一直被视为西方文明的源头,被视作是了解和研究西方当代文明的一把密钥。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就兴起了关于古希腊罗马的研究热潮,古典学也被当作绅士修养的基本要求。与此相应,随着考古、铭文等资料的丰沛,古典历史学的研究也开始勃兴...
137 Likes
《简帛文献词语历时演变专题研究》从新词新义的産生、基本范畴词的演变、复音词的演变等角度对简帛文献的语言事实进行描写分析,揭示了若干词语历时演变的轨迹。既有对若干个体词语的出现时间、语源、语义发展、词语分化、语用演变等的描写,又有对词语更替性演变的描写,还从秦帝国的统一、秦方言的东渐等角度分析了简帛文...
117 Likes
本书分为学术前沿、热点聚焦、硕博论文、论文索引四大板块。其中学术前沿板块下分“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两大专题,而“媒介素养教育”又由“国外媒介素养教育”和“国内媒介素养教育”两个主题组成。热点聚焦板块则集中了2012年度媒介素养研究领域最受研究者关注的话题,包括“特别群体媒介素养”和“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总...
197 Likes
《简帛研究(2012)》内容主要包括:出土简帛的辨识、考证;根据出土简帛材料考辩史实,研究中国古代的各种制度、思想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状况;登载有代表性的国外简帛研究译文;综述最新简帛研究状况;简帛研究著作书评;简帛研究论著索引等。...
98 Likes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妇产科学(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第8版)》是教育部“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和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为体现教材...
87 Likes
《研究丛书:汉唐于阗佛教研究》研究了西域佛教和中原佛教的历史,佛教大小乘的兴替、发展、衍化等方面,系统规范的对于阗佛教进行了论述,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研究丛书:汉唐于阗佛教研究》描述西域佛教的历史时,首先依靠的是西行求法的中国僧侣留下的记载,尤其是玄奘《大唐西域记》中最为详细而可靠的记载。...
125 Likes
电影作为艺术形式,给观众带来了欣赏的愉悦和无限的欢乐,而又因其表现方式的直观性、形象性、真实性、丰富性,使其对观众有广泛、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力,从而引发对这种影响力的正面或负面的效应评判,乃至最终产生对电影进行不同形式检查的制度实践。本书研究的主题,正是电影检查制度在民国时期的发展历程。与民国电影产业...
197 Likes
本书是《刑事诉讼中的问题与主义》的姊妹篇。作为供法科研究生使用的教科书,本书回顾了20世纪初期中国刑事诉讼法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对当代刑事诉讼法学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反思,总结了刑事诉讼法学的主要理论范畴,对这一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本书对支撑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的三大理论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分...
168 Likes
《艺术史丛书•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讲述了古人对于死后世界种种的假设,见于制度、宗教、仪式和书写,更直接呈现于墓葬之中。墓葬既是安置死者肉身的处所,又是建筑、绘画、雕塑和工艺品的集合体,还可以被理解为人们在生死这个最大的、最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命题下,以物质的材料、造型的手法、视觉的语言,所营造...
121 Likes
暂无图书简介!
147 Li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