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实力:谁在害怕中国? TXT 电子书
格式:
PDF
EPUB
MOBI
TXT
CHM
WORD
PPT
图书简介:
《中国软实力:谁在害怕中国?》内容简介:谁在害怕中国?他们到底在害怕什么?中国的经济增长、军事力量等常规“硬实力”是让他们惶恐不安的唯一原因吗?《中国软实力:谁在害怕中国》告诉你事实并非如此。该书抛开老生常谈的中国崛起的经济与军事因素,呼吁国内外重新认识中国,即中国崛起不仅是一个经济事件,还是一个文化事件,中国软实力的提升已不容国际社会忽视。电影、艺术、教育、媒体、传统文化都成为作者笔下的切入点,这些关键词不仅构成了西方社会对中国软实力的定位,同时也成为“走出去”的指南针,引导中国将传统文化、思想、价值观播种到全世界。该书提供了独特的双重视角,深刻剖析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家形象如何影响西方社会;同时,西方社会如何通过中国软实力的不断提升改变其对华思维和对华交往方式。中国软实力犹如一面镜子。中国站在镜子前,看到了自身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和国家形象的逐步完善;西方国家站在镜子前,却看到了中国的文化现象如何刺激其敏感、恐惧的神经,构成了对现代性、历史及国际关系观点的根本挑战。孰真孰假,无须争辩,正如政治学家多米尼克•莫伊西所言:“告诉我你怕什么,我就能告诉你你是什么样的人。”
《中国软实力:谁在害怕中国?》令人耳目一新,它不仅带你从西方视角全面了解中国软实力的国际影响力,而且告诉你中国软实力备受关注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一个国家强劲的崛起势头。相信此书能有助于了解中国特色的软实力。
《我只害怕我爱你》内容简介:你有没有长久地爱一个人,爱到想要逃离?五岁的宁以沫与辜徐行相识于军家大院,辜徐行出身在军事世家,是副军长优秀孤傲的儿子,被寄予深厚的期望。而以沫则是小小勤务员的女儿,善良纯真。为了保护一棵树,她惨被辜徐行误伤拇指,而后父亲离世,她被辜徐行家收养,成了他名义上的妹妹。他处处...
185 Likes
本书为“沟口雄三著作集”之一本,从观念史的角度研究中国传统的思维特性。前半部分(1-6),在与日本进行比较的前提下,阐明中国的哲学概念如天、理、自然等等诸种观念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后半部分(7-10)揭示中国理气论以及天理观的形成过程,进而,对于天人合一的中国特性,以及中国哲学中中...
129 Likes
2012年,MOOC出现了,人们不断追问,什么是MOOC?怎么做MOOC?这些问题一下子把我们带回到了13年前,中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起步的时候。那时候,人们也在不断地问:什么是网络教育?怎么做网络教育?从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到MOOC,中国网络教育试点积累了哪些经验和教训?技术与教育之间到底存在一种怎样的影响逻辑? 《中...
189 Likes
“陈乐民作品”凡九册,整合收录了作者主要的文章随笔、学术专著及译著。 此次出版的《欧洲与中国》、《敬畏思想家》、《读书与沉思》、《在中西之间:自述与回忆》四种为文集,以十余部已出版的作者自编、他编文集为主体,按主题、写作或出版时间递次编订。 即将出版的专著部分五册,根据内容及写作思路对零散的单行本...
165 Likes
《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共分8个专题,收入146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15日至2013年11月2日期间的讲话、演讲、谈话、书信、批示等50多篇重要文献。其中部分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99 Likes
《读懂中国改革:新一轮改革的战略和路线图》纵向关注中国改革进程,评判改革成败得失;全面厘清中国改革逻辑,解读未来中国道路。十八大之后,尤其是三中全会以来,人人热议改革、争论热点,却未必明确这些改革热点包含着什么样的内涵与变局。而我们的前途,却取决于时下和未来的这些改革举措。为了更好地出发,我们有必要...
189 Likes
暂无图书简介!
97 Likes
《中国人的民生》从阶层和财富的全新视角,观察中国民生,以独到观点深入解析工资、住房、税收、通胀、养老金、福利、保险、生存等中国十大问题。关注普通百姓最关心的话题,揭示经济问题背后最本质的原因。作者借鉴西欧国家发展模型,勾画了一幅财富分配更加均衡、民众休闲时光更多的福利社会和低生存成本型社会的蓝图,探...
112 Likes
本书收录陈垣先生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为燕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校历史系大学生开设的“中国史学名著评论”课程讲义,以及来新夏先生的听课笔记。主要内容为“取史学上有名之著作,而加以批评。每书举作者之略历,史料之来源,编纂之体制,板本之异同,以及后人对此书之批评等等,以为学者读史之先导”。...
117 Likes
《道德镜鉴:中国叙述性图画与儒家意识形态》由孟久丽编著。 钱穆认为,若要用一句话来概括中国文化之特殊精神,则在其偏重于道德精神之一端。无论中国第一部画论著作谢赫《画品》中谈到的“明劝戒,著升沉”,还是唐代最成熟的画史著作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所提的“成教化,助人伦”,都将图像的道德教化功能放在首位。...
72 Li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