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聪·方成·毕克官插图老舍散文经典 TXT 电子书
格式:
PDF
EPUB
MOBI
TXT
CHM
WORD
PPT
图书简介:
老舍是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剧作家,他的很多作品都在社会上具有广泛的影响,比如《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济南的冬天》等。同时,老舍也是在学生群体中,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包括《小麻雀》《济南的冬天》《养花》《济南的冬天》《猫》《想北平》等散文名篇人们都耳熟能详。
《丁聪方成毕克官插图老舍散文经典》所选取的老舍散文,主要是老舍先生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散文作品,如《小麻雀》《想北平》《济南的冬天》《英国人》《趵突泉的欣赏》《三个月来的济南》等;也有少量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经典作品,如《悼念罗常培先生》《养花》《白石夫子千古》《猫》等。没有被收入本书的老舍散文作品,主要是一些广泛意义上的散文如一些题词、电文、演讲,及一些创作于新中国成立后、文学艺术性一般的少量散文作品。应该说本书是一本能够全面反应老舍散文创作水准的经典的老舍散文作品集。老舍的散文无论写人、写景、写情、写事,感情真挚,爱憎分明;简而明,短而精,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且幽默诙谐,耐人寻味,同他的小说、戏剧一样,也有着老舍独具一格的特色。
同时,《丁聪方成毕克官插图老舍散文经典》一书配有丁聪、方成、毕克官等漫画大师的61幅漫画插图,均为三位大师专门为老舍散文创作的作品,生动形象、活灵活现、图文并茂、经典传神。
《号角》是由指文图书倾力打造,唐思主编,以徽章、制服为主题的年鉴读物,秉承专业、系统、全面又不失趣味性的编撰理念,权威收录世界各国近现代各类勋章及其发展历史。该书凝注“号角”创作团队的精细考证,接受多国专家顾问的严格把关,得到了两大拍卖行、军品商的大力协助!...
179 Likes
《中华散文珍藏版:梁实秋散文》目的是要将“五四”新文学革命以来近百年问的中华散文做一次全方位的展现和总结。梁实秋编著的此书是中华散文珍藏版系列之一,《中华散文珍藏版:梁实秋散文》是在此基础上的精选,宗旨是进一步扩大散文的社会影响力,优中选优,精益求精,为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提供一套散文阅读范本。...
120 Likes
《洛伦茨科普经典系列(套装共5册)》包含了《文明人类的八大罪孽》、《人性的退化》、《灰雁的四季》、《狗的家世》、《所罗门王的指环》。《洛伦茨科普经典系列》收录了奥地利著名动物学家,197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康拉德•洛伦茨的多部经典著作。他在动物行为学方面的研究最为人称道,《所罗门王的指环》更是经久不衰...
141 Likes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的短经典:麦田物语》内容包括:叔叔的故事、小城之恋、蚌埠、酒徒、发廊情话、轮渡上、岛上的顾城、屋顶上的童话、今夜星光灿烂、英特纳雄耐尔、小说如是说、男之俊、手艺人、“寻根”二十年忆、麦田物语等。...
143 Likes
“德国的社会结构正处于逐渐分化瓦解的过程中”,该观点绝非耸人听闻。本书作者从不同角度向读者展示了德国社会结构中日益壮大的两端:只占德国人口1%的财富阶层如何通过资本市场不劳而获,却拥有社会总财富的36%;靠社会救济生存的庞大失业人群如何发展出其独有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这两个在德国社会构成中日渐孤立的群体又...
178 Likes
《320万年前的宇宙战争》简介:最专业、最学术的远古外星人研究者约瑟夫•法莱尔博士,横跨哲学、历史、神学几大领域,结合了现代物理与古代文献,探索320万年前的星际爆炸,揭秘史前的超尖端科技,重现被远古人见证的一场星际大战,描绘已经灭绝的人类种族,颠覆你对外星人以及宇宙的一切认知。长达上万年的史前人类寿命、...
155 Likes
《散文随笔(上中下)》为王蒙谈话集,收入他关于文学、文化、历史、人生等问题的访谈和对话,共两卷。《散文随笔(上中下)》其中重要篇章如《王蒙、王干对话录》等,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和理论产生过重要影响。...
141 Likes
《国学经典:王维诗选》选用精美经典的文章,开拓了诗歌的意境与风格,诗歌的内容不仅表现了王维关注社会民生、关注内心精神以及对文学创造的见解,而且也体现了王维人格魅力、道德修养及情操,更重要的是从王维的经历中学会面对困难和逆境的心态。...
143 Likes
《中华散文珍藏版:朱自清散文》目的是要将“五四”新文学革命以来近百年问的中华散文做一次全方位的展现和总结。《中华散文珍藏版:朱自清散文》是中华散文珍藏版系列之一,是在此基础上的精选,宗旨是进一步扩大散文的社会影响力,优中选优,精益求精,为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提供一套散文阅读范本。...
93 Likes
《经典淡出之后:20世纪中国史学的转变与延续》以“经典淡出之后的读书人”为引论,上篇侧重学术的履迹,在清华国学院和“古史辨”学派的个案探讨之后,概述1949年后六十年来中国史学的转变与延续。虽以机构、流派和学科发展为对象,仍尽可能将学术追求和研究方法落实在梁启超、吴宓和顾颉刚等具体的当事人之上。下篇则通过学人...
102 Li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