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丛书:朝歌集 CHM 电子书

作者: 张晖
格式: PDF EPUB MOBI TXT CHM WORD PPT
图书简介: 编后记
《朝歌集》是张晖生前计划出版的学术散文集。本书选文原则以张晖本人编定的篇目为基础,根据文稿的完成情况有所增减,除仅有存目而未动笔的文章未编入,短评五则、辑录文献等纳入第四辑的附录外,其余都作为正文收入,未完成的文章以“残稿”注明。本书增补的文章主要以张晖 1999—2002年在南京大学攻读硕士期间和 2006年定居北京到 2013年去世前夕两个时段所发表的学术散文为主,文章发表时凡署名“张晖”的,不再说明;凡使用笔名的,在每篇文末加以注明。
《朝歌集》记录了张晖在南京、广州、香港、新加坡、台湾、北京等地的阅读旅程,也是他走出象牙塔,在理想与现实、希望与绝望中砥砺奋进的精神写照。本书的第一辑收录的《忠孝观念与革命困境》一文是张晖唯一的讨论小说的论文。也许读者会认为这篇论文与他的研究领域无甚瓜葛,但对张晖来说,这篇文章所面对的问题几乎贯穿了他的学术生涯。文中对于哪吒革命冲动和忠孝困境的分析始于 2002年离开南京大学前夕他与我的多次有关个人与群体、学术与现实之关系的讨论,而真正成文则是在 2004年香港科技大学研习高新勇先生文学理论课程时的收获,并凭借此文得到 Wong Wai-chong Essay Prize的表彰。 2006年,他进入社科院文学所后的第一次演讲也以此文为题,后经过多次修改于 2008年在《复旦大学学报》正式发表。可以说,这篇论文有关“革命”合法性的讨论包含了张晖学术思想的多个重要的元命题;特别是他对于哪吒传说的分析在今日看来竟成为他本人命运的隐喻。
本书的第二辑收录了张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期间所做的编辑工作报告、学术演讲以及创立青年学术论坛的设想。这组文章明确回答了他一生中对于古典文学研究的意义、价值和路径的持续思考,蕴藏了他对中国学术的全面反思和强烈的革新冲动。
本书的第三辑所辑录的龙榆生所藏书信为新近整理出的龙榆生资料中的重要信函。张晖原计划抽取龙榆生与陈三立、陈寅恪、俞平伯、夏承焘、钱锺书等五人的来往书信刻画易代之际鸿儒们的心路历程。但遗憾的是,他仅完成了陈三立、陈寅恪两篇,有关俞平伯的书信仅为残稿,令人惋惜。至于夏承焘和钱锺书的部分只能期待来日其他同好继续研读。
本书的第四辑以张晖所撰写的书评为主。张晖始终以严谨的治学研究态度来撰写此类小文。这些小文一方面表达了他为推动明清诗文研究而设想种种可行性方案的持久努力,另一方面更记录了他读书过程中转益多师的思想撞击,留下他试图打通海峡两岸及香港学术脉络,沟通理论、文献与文本,义理、考据与辞章之关系的治学踪迹。
本书的第五辑为张晖 2000年前后在南京大学攻读硕士时所写的学术散文,这组文章表达了他对自己浸润其中的东南学术的文学传统的强烈认同,有助于我们发现张晖学术使命感和治学方法的来源。
本书的第六辑为张晖所写的古典文学的普及文字。这些文章文笔通俗,叙述晓畅,不乏真知灼见,表达了他希望古典文学的学术研究成果能为更多普通读者所了解、接受的愿望。有关崇明女诗人施淑仪的介绍不仅是他本人整理乡邦文献的贡献,也可看作他对施蛰存先生桑梓情深的效仿与致敬。
全书最后的附录,收入了维舟的悼文《平生风义兼师友》。维舟( 1977—),上海崇明人,毕业于厦门大学新闻系,作家、书评人。他和张晖在崇明中学读高中时相识,由于酷爱文史,并长于写作,二人遂成知己挚友。自少年时代起,他与张晖都有记日记的习惯,并保留了与张晖从高中到大学阶段完整的书信手稿,故此文能最准确、完整地帮助读者了解张晖青少年时代成长环境、立志于学的过程,并照见其人品、心性与志趣。
张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的学术生涯却开始得比常人要早很多。在长期艰苦而孤独的开拓中,他形成了其特有的开阔、博洽、清晰、严密的学术风格,并逐渐发现了“易代之际士人与时代之关系”、“知识分子的个人担当”与“知识生产的现实意义”、“现代学术之建立与中国传统资源的关系”等学术与人生的元命题。终其一生,张晖通过各种方式反复探讨这些问题。最终,他燃尽自己的生命,践行了他的学术理想。
在这一人文式微的时代,张晖是闪电、是流星、是大光芒。在我们为他伤心惋惜之际,张晖却以近乎神话的方式,让每一个为他落泪的人都感受到“文学”那动人心魄的巨大力量。
张霖谨识2013年 4月 30日于京西雁度庐
 
为什么叫my dear bomb,为什么叫“我投下一枚炸弹“。山本耀司曾经形容自己是一个会在衣服里“藏炸弹“的人,这种如同孩子般的淘气和玩心,是以此为武器,对抗这个不能认同的世界。在《山本耀司:我投下一枚炸弹》中,他在自序的最后一句写道:“这,是我曾爱过的一个男人的故事。“他用一个女人去折射自己作为第一性的社会义务,...
167 Likes
《青少年探索发现系列丛书:宇宙星球之谜》中讲到的诸多问题虽然到目前为止尚未有明确的答案,但它仍能激起青少年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使广大青少年朋友能够在阅读同时,感受到宇宙太空的奥妙与神秘,并树立起向科学进军的远大志向。《青少年探索发现系列丛书:宇宙星球之谜》从青少年的视角提出了他们最感兴趣、最新奇、最经...
175 Likes
《时代的精神状况丛书(套装共3册)》包括艾瑞克•霍布斯鲍姆的《断裂的年代:20世纪的文化与社会》、若泽•萨拉马戈的《谎言的年代:萨拉马戈杂文集》,以及简•雅各布斯的《集体失忆的黑暗年代》。活过了20世纪的历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从纷乱的历史碎片中厘清一百多年来社会文化与思想的轮廓,试图为未来寻找方向感;愤...
185 Likes
《艾特马托夫读本》收录了艾特玛托夫最为脍炙人口的名篇《查密莉雅》、《我的包着红头巾的小白杨》、《第一位老师》、《永别了,古利萨雷》、《白轮船》和《早来的鹤》等。...
122 Likes
《青少年探索发现系列丛书:飞碟外星人之谜》全方位、多角度地向读者展示了关于飞碟、外星人的各种谜团。内容包括寻找地外智能生命、科学家对飞碟和外星人的关注、探索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发生的一系列飞碟外星人事件……...
148 Likes
《知音漫客丛书·绘心坊系列:我们的夏天(比利时)》应比利时旅游局的邀请,四位蜀地的美女插画家开始了她们的夏日比利时之旅。根特,布鲁塞尔,布鲁日,哈瑟尔特,安特卫普,城市在她们的笔下浮现掠影,刻印风景;音乐庆典,国庆节的焰火,露天木偶戏,广场上的天鹅,玻璃外的钻石,漫画地图……声音,气息,人们的交谈,食物的...
197 Likes
《金麦田少儿国际获奖丛书:白轮船》由钦吉斯·艾特玛托夫著,主要内容:孩子只有七岁,在大山林里跟外公相依为命。孩子有三个愿望,一个是上学;一个是变成鱼游到白轮船前,让水手爸爸看看自己;还有一个愿望,也是最美好的愿望——长角鹿妈妈能够回来,跟他一起快乐地生活。孩子上学了。一天,山林里真的出现了鹿,公鹿、小鹿...
133 Likes
《青少年探索发现系列丛书:亿年恐龙之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详尽的解说带领读者走进那些人类尚未完全认识的恐龙世界,讲述现象背后的故事,揭示谜团背后的真相,并以大量珍贵图片直击这些未解之谜,为读者展示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和想象空间。...
122 Likes
《外国文学大师读本丛书:乔伊斯读本》内容简介: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爱尔兰作家和诗人,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现代意识流小说的先驱。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1914)、长篇小说《青年艺术家的画像》(1916)、《尤利西斯》(1922),以及《芬尼根守灵夜》(1939)。乔伊斯是现代主义作家...
108 Likes
    绘本《等风来》,改编自《失恋33天》金牌组合导演滕华涛、编剧鲍鲸鲸联合打造的新片《等风来》。故事讲述了由美食专栏作家程羽蒙、想要“寻找人生意义”的富二代王灿、刚遭失恋的大学毕业生李热血等一行人组成的旅行团在异域尼泊尔寻找幸福的故事。这本被鲍鲸鲸自认为“最触动心灵”的新作,击中卑微小...
64 Li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