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病毒:如何在工作与生活中实现思维自由 WORD 电子书
格式:
PDF
EPUB
MOBI
TXT
CHM
WORD
PPT
图书简介:
《思维病毒》内容简介:
为什么我们会受到媒体的影响,变得支持某一种言论以及某一个公众人物?为什么我们会受到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广告的影响,潜意识中对其他可乐品牌say no?为什么很多人会加入传销组织,固执地认为这个组织可以让其飞黄腾达?为什么很多人加入某种邪教,宁愿为之放弃自己生存的权利?为什么说“男人来自金星,女人来自火星”?经过科学研究证明,这一切行为的背后原来都源于模因正在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
模因是一种以人类思维为传播媒介的复制因子。事实上,所有模因都在竞相争夺我们的思维领地,它们组合成各式各样的“思维病毒”,不断侵蚀着我们的大脑,让我们的思维失去方向。
在人类文化中,最普遍流行的正是那些最擅长复制的模因组成的“思维病毒”。而人类世界中到处都充斥着“思维病毒”,既有自然产生的“文化病毒”,也有人为制造的“设计病毒”。在本书中,理查德•布罗迪将首度揭秘文化、性、传销、邪教、赌博、电视、广告等蛊惑人心的本质,深入洞悉“思维病毒”的设计原理,并提出“好的设计病毒,有利于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观点。
事实上,若想真正摆脱“思维病毒”的操纵,我们必须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模因,指导自己的行为或向他人传播,彻底实现在工作与生活中的思维自由。
Word之父、国际畅销书作家理查德•布罗迪继全球畅销书《让一切释然》(Getting Past OK)后的又一颠覆之作。无论是对政府、企业、传媒行业,还是对想要克服模因传播的本能以及改变自己与他人思维、行为的一般人来说,都十分有借鉴意义。
本书被全球销量过百万的畅销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维誉为“教练技术指导的圣经”,被《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马歇尔.戈德史密斯誉为“每位渴望成功的经理和员工的必读物”。此次第3版扩展了原有的共创式模型,该模型自1998年问世后很快就享誉全球,并最终衍变为一个教练培训机构。本书内容丰富,包含了大量...
181 Likes
米尔顿•迈耶,拥有复杂身份的著名记者和专栏作家。作为一位美国人,对德国民族社会主义的兴起,他感到厌恶;作为一位有着德国血统的美国人,他感到羞耻;作为一位犹太人,他感受到伤害; 而作为在采访现场的记录者,他被十个纳粹时代前后小人物的故事深深吸引,并以极大的激情投身于探究希特勒的千年帝国如何在其生存...
64 Likes
《翻转世界:互联网思维与新技术如何改变未来》的作者尼克•比尔顿身兼《纽约时报》研究与发展实验室研究员与专栏作家等职,通过不断尝试各种最新的网络服务和数码产品,他试图向读者描述了科技影响下的未来社会是什么样子,以及在飞速发展的未来社会中,人们是如何讲述故事、传播故事和消费故事的。作者比尔顿通过列举大量事...
113 Likes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阐述互联网思维的著作,用9大互联网思维: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社会化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跨界思维,以专业的视角全方位解读移动互联网给传统产业带来的变革,涉及战略规划、商业模式设计、品牌建设、产品研发、营销推广、组织转型、文化变革等企业经营价值链...
200 Likes
《用男人的思维跟男人谈恋爱:百战百胜》是一本女孩恋爱工具书,是一个姑娘在爱情战场上身经百战后的个人心得,其中有她自己经历的影子,更多的来源于多数姑娘谈恋爱时身上共性的反应。男人,很好玩,他们是女人一辈子的玩伴。在跟他们游戏的过程里,有时你小胜一筹,有时他们将你一军,彼此竞相追逐,但最终那个不再与你追...
116 Likes
绘本里记录了作者阿乐与两位“吃货”友人为期八天的台湾环岛自由行。美景、美食、旅途囧事静静地流淌在阿乐的画笔之下,有趣又美好。台湾的美景很多,而最美的景色是旅途中不断带给阿乐温暖的台湾人,最难忘的也正是那浓浓的人情味。台湾美食很多,而画笔下的美味尤其让人垂涎欲滴!阿乐说:“台湾真的都很美,民风也很淳朴,...
129 Likes
《思维的竞赛:里皮自述》是里皮对于自己职业生涯的反思和总结,是这位执教风格鲜明、个人魅力深入人心的足球教练的内心独白,包罗了他执教经历中所见证的重要时刻、帮助他实现梦想的工作哲学,以及他所带领的团队中个性参差的足球运动员们的真实一面。同时,作为一位在意大利本土极其成功,并为中国足球带来新希望的教练,...
132 Likes
让人民自己管理自己=让人民自由? 谈民主的细节,怎能不提“民主的黑暗面”? 前《外交事务》主编,著名公共知识分子扎卡里亚,回溯人类自由简史,提醒我们...
113 Likes
该书以1998年波兰出版的《自由的太阳:密茨凯维奇诞辰200周年纪念版》为蓝本,收入密氏各时期代表作品60余篇。全书以时间为线索,突出诗人的创作特点,分为“青春颂”“歌谣与传奇”等13个章节,完整地将密茨凯维奇的诗歌特点展现在读者面前。 为了使读者对密茨凯维奇的诗歌及其时代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本书以“小传”、“...
151 Likes
1983年,四十二岁的区纪复辞去令人艳羡的高薪工作,也辞退繁华世界的虚无与渴望。他说,人的生命时时都需要“顿一顿”,这“顿一顿”就是慢下脚步,停下来反省回顾,看看生命是不是冲太快,冲过了头,如此才不致糊里糊涂。 区纪复一顿就顿了五年,他云游四海,参访世界各地环保团体,而后在花莲建立心中的“盐寮净土”,提倡简朴...
106 Li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