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能够改变社会吗? EPUB 电子书
格式:
PDF
EPUB
MOBI
TXT
CHM
WORD
PPT
图书简介:
对于教育在生产不平等方面的作用,左派和右派之间存在巨大分歧。然而,不论是主张让教育重建正在消逝的一切,还是强调让教育彻底改变现行社会的一切,能够为双方都认同的一点是:教育能够并且应当对社会发挥重要作用。1932年,激进派教育家乔治•康茨以最简洁的形式提出“学校敢于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吗?”这样一个问题,它对当时所有参与和实际领导社会重建运动的教育家提出了质疑。70年后,通过把这一问题与少数群体中具有同样影响力的作品相比较,著名的教育家、作家和活动家迈克尔•阿普尔重温了康茨这部标志性的著作,并再次提出了这个看似简单的有关教育是否真地有能力改变社会的问题。
《社会认知•洞悉人心的科学》内容简介:我们如何洞悉自己和他人的内心?我们在每天的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我们对于他们以及当时的情境了解多少?我们又是如何利用这些信息来理解、预测和记忆他们的行为的?我们的社会判断是完全由我们的社会知识决定的,还是也会受到感受和欲望的影响?社会认知是社会心理学在20世...
80 Likes
《衡山仰止:文徵明的社会角色》由仕、友、游、好、文、画、书、赏、育九部分组成,主要包括:科场十试不第终以翰墨自娱——文徵明的坎坷科考路;孝不可无礼礼有通于孝——文徵明与大礼议;一坐春风——文徵明的师承与学习;嘤嘤其鸣——文徵明与吴中四才子;半世纪挚友情——文徵明与拙政园主王献臣等。...
92 Likes
社会学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它不但涵盖性别、种族、阶层、年龄等议题,更是许多生活化知识的融汇,是集合人类、环境、政策、时代等生活中所有方面的学问。社会学家试图解释,是什么因素使得工作机会从美国转移到中国,女性在公共场所具有什么样的地位,以及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普及对社会有怎样的影响等关系到您日常生活中...
153 Likes
《三联生活周刊(2013年第31期)》以新闻调查与文化评析相组合的方式,对一周信息作深入追踪,关注新时代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人之间的新型关系。以独特的编辑理念,将文字、图片与有关资讯有机组合。密度和内容的含金量高,尽量在有限空间内安排丰富的阅读内容。...
70 Likes
《暴力与社会秩序》在一个较为广阔的社会科学和历史学的框架中研究暴力问题,揭示经济行为与政治行为是怎样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在大多数我们称之为自然国家(natural states)的社会里,暴力的限制是通过对经济的政治操控而产生的特权利益(privileged interests)来达成的。特权使暴力不至于被强势的个人滥用,但这么做无...
95 Likes
《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及其变革》所收的系列文章主要是对传统社会与文化本身的结构性研究。作者不满于过去流行的“租佃神话”和“宗族神话”,主张在社会—经济分析与思想—文化分析的综合与融会中把握传统时代真正具有规定性的那些规则,跳出“反儒”与“尊儒”对峙的传统观之争,在社会结构上摆脱大共同体本位的传统桎梏...
144 Likes
狄恩•普鲁特和金盛熙合著的《社会冲突:升级、僵局及解决(第3版)》向读者呈现了冲突整个发展历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既剖析了社会冲突的理论,又探讨了解决办法,理论模型紧密结合研究实践,而且举了很多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冲突案例,读来发人深省,欲罢不能。新版本一如既往地紧跟时代的脚步,关注国际大事和学术进展。在保持...
142 Likes
《博弈与社会》用通俗的语言,系统地介绍了博弈论的基本方法和核心结论,并应用这些方法和结论深入分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和制度(包括文化)。《博弈与社会》特别关注的是人们为什么有不合作行为,什么样的制度和文化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在作者笔下,博弈论不再是个高深的抽象理论,而是变成了一件剖析社会问题...
91 Likes
《中国画家与赞助人:中国绘画中的社会及经济因素》这些论文被分在研讨会的三个主会场上宣读讨论,分别由我和高居翰、何惠鉴来主持。在论文集的筹备过程中,三位主席大致按照时间顺序编辑各自主会场上发表的论文。第一部分是宫廷赞助,共有四篇论文。宋、元各一篇,清朝两篇。第二部分是苏州地区对绘画的赞助,元代的有两篇...
181 Likes
《简单逻辑学》逻辑是什么?在成人眼里,它是“因为”与“所以”;在成人眼里,它是“真理”与“缪论”。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推理或论证有效性的工具性思维科学,它能帮助你活跃思维方式,突破思维瓶颈,克服思维盲点。同样都有大脑,为什么别人可以清晰思考,幸福生活,而你不能?同样都会说话,为什么别人可以有理有据,出口成章,而...
194 Li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