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余与感通:源自中国经验的世界哲学 MOBI 电子书

作者: 夏可君
格式: PDF EPUB MOBI TXT CHM WORD PPT
图书简介: 《无余与感通:源自中国经验的世界哲学》是作者个人思想的哲学读本,可以看做当代中国第一部最为完整而严谨的哲学著作。从试图建立一个源自中国经验的世界哲学的可能性出发,这也是让汉语说哲学或让哲学说汉语的现代性努力,作者从三个维度展开了一个严格的思考框架,即中国的中国内在观,西方的中国比较观,中国的世界未来观。就中国的中国观而言,作者重返轴心时代的突破,而发现了“孔子问题”,即孔子“德位不一致”的分裂导致了中国文化独特的历史进路,感通如何可能成为基本问题,而子思,庄子与韩非子从不同角度回应了这个问题,也导致了中国文化后来不同的发展方向,但重要的是从我们这个时代的问题出发进行反思时,将代换孔子问题,走向自然与生命的普遍性问题。就西方的中国观而言,这是一个比较哲学的视野,作者从西方汉学家对庄子的思考出发,围绕自然与书写问题展开了学术性极强的讨论,从海德格尔与德里达试图发现中国的他者性,重新理解“自然”问题,也是对上面思考的接续,有助于我们发现新的可能性。就中国的世界观而言,作者试图从当下中国“混杂现代性”的经验出发,发现了他自己的唯一哲学概念“余”,试图从有余与无余的张力,以及“余”作为中国人回应现代性困难而做出的独特回应出发,展开西方当代思想的丰富对话,因为“无余”也是这个全球化时代的根本处境,而如何从余化的哲学出发,从礼物给予以及余让的元伦理姿态上,重构未来世界的哲学,《无余与感通:源自中国经验的世界哲学》给出了一些思考的方向。
 
在《动荡的世界》一书中,作者认为,有效的经济模型不应当假定绝大多数人的行为都是完全理性的,经济学家未来的挑战在于,用新的数据来建立更有现实预测意义的测量工具。尤其是,新模型必须更准确地反映出“人性中可预测的方面”。对于这场危机的预测,美联储即使拥有最精密的计量经济模型,包括关于世界如何运转...
114 Likes
本书共分为三十章,主要内容包括:打造一个“新”世界(-1588);发展中的大陆(1400-1725);英国大陆殖民地的建立(1585-1732)等。...
98 Likes
下一个充满未知的街口定有一只陪我浪迹天涯的喵2007 年的一天,朝不保夕的流浪汉波文遇见了受伤的流浪猫Bob,倾尽所有救治了它。从此一人一猫患难与共,成为感动全球的励志传奇。然而生活充满变数,人生考验并未结束。在全球读者的殷切期盼下,《当Bob 来敲门2》继续深入讲述波文和Bob 之间的故事。波文不加粉饰地陈述自己...
108 Likes
《三国志的世界:后汉三国时代》为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中的“后汉三国”的一卷。《中国的历史》为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之作,是日本历史学家写给大众的中国通史读本。丛书自上古到近代,内容含概量大,撰述者均为日本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作品大多构思巧妙,写法轻松,观点新颖,富于洞见,但同时又吸取了近些年来的诸多学术...
75 Likes
《世界历史文库:欧洲史(套装共2册)》为“世界历史文库”丛书之一,共分6部分,以编年体的形式,为欧洲过去的历史提供了一个轮廓。既介绍了欧洲的形成过程,也介绍了基督教的历史,同时还描述了从1500年开始到冷战结束后的欧洲,尤其是欧洲历史对整个人类历史的影响。...
131 Likes
《历史的惯性:未来十年的中国与世界》内容简介:历史就是一种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看透这个世界,你需要有一种历史惯性的思维。这是一部预测10年内国际格局发展趋势的作品。未来十年,中国能否成为超级大国?东亚能否取代欧洲成为世界中心?欧盟、俄罗斯、日本将风采尽失?“金砖国家”将成为历史?中国应放弃不结盟政策...
125 Likes
《信息时代的世界工厂》,最关切我们未来的“思想@网络.中国”丛书之一,互联网中国传媒参考书。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我们的国家是“世界工厂”。但你是否想过,“信息时代”与“世界工厂”之间有何联系?本书认为,回答此问题必须了解网吧、短信、小灵通、山寨机等中低端信息传播工具,必须走进城中村、厂矿宿舍、工殇医院,以及...
101 Likes
该书上起意大利半岛地理位置的形成,下止于1967年意大利的大选,中左政府的组成,融数万年于一瞬;史书所涉,凡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军事,无所不包、无所不及,洋洋洒洒,林林总总;活动于各个历史时期的各阶级,各阶层的代表人物,无一遗漏,如同轴线贯穿其中。通过这样一部重要而通俗的著作在中国的传播,我们...
188 Likes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国家,也是当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被列是金砖国家,与我国有着密切的经贸与文化联系。《巴西史》是了解这个国家的必备的读物。...
84 Likes
《绚烂的世界帝国》为讲谈社《中国的历史》中的“隋唐”一卷。《中国的历史》为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之作,是日本历史学家写给大众的中国通史读本。丛书自上古到近代,内容含概量大,撰述者均为日本该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作品大多构思巧妙,写法轻松,观点新颖,富于洞见,但同时又吸取了近些年来的诸多学术成果,利用了最新出...
108 Li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