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两省沿河方言比较研究 EPUB 电子书
格式:
PDF
EPUB
MOBI
TXT
CHM
WORD
PPT
图书简介:
秦晋两省黄河沿岸方言指分布在山西、陕西两省黄河沿岸28个市县的方言。东岸从北到南依次为河曲、保德、兴县、临县、柳林、石楼、永和、大宁、吉县、乡宁、河津、万荣、临猗、永济、芮城等15个市县;西岸从北到南依次为府谷、神木、佳县、吴堡、绥德、清涧、延川、延长、宜川、韩城、合阳、大荔、潼关等13个市县。
历史上,秦晋之间方言关系极为密切,汉代同为一个大方言——秦晋方言,是当时的共同语——“通语”的基础方言之一。唐宋时期,该地域方言属于西北方言,唐宋西北方言的某些特点遗存至今。明清时代,秦晋两省晋语地区自然、社会的封闭性使北部晋语区方言演变缓慢,南部地区,关中方言不仅演变速度快于晋南方言,而且凭借西安的优势地位,对晋南方言施加了强大的影响。就南部对北部的影响而言,关中方言对陕北方言的影响明显大于晋南方言对晋中、吕梁方言的影响。
现代的秦晋沿河方言分属晋语吕梁片、五台片和中原官话汾河片、关中片。黄河并未构成两岸方言的自然分界线。横向看,两岸对望的方言之间往往属于同一方言区、片,具有许多共同特点;纵向看,关中、晋南的一些方言特点沿黄河上溯,影响着陕北、吕梁和晋西北方言。就存古性来说,沿河方言存在某种不平衡性。其中,山西晋语、陕北晋语在声调、入声韵方面存古性强于南部方言,山西晋语又强于陕北晋语;而晋南方言在阴声韵、阳声韵方面存古性较强。属于关中片的方言(潼关)存古性最弱。
本书以秦晋两省黄河沿岸方言的语音和词汇为主要考察对象,对该区域的方言事实进行描写、比较,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的考察和解释。研究中,将秦晋沿河方言及其历史放在官话、晋语乃至整个汉语方言及其历史演变的背景下进行考察;将方言的共时比较与历时探源紧密结合起来。注意了下列独特的视角:两岸方言之间的差异和互相影响;方言事实的比较和文献资料的印证;沿河方言与古秦晋方言、唐宋西北方言的关系;黄河在方言特点流播中的作用;秦晋两省在历史行政区划、水路交通、人口迁徙方面的密切联系及其对方言关系的影响。等等。
本书贯彻了下列观点:(1)秦晋沿河方言是在古秦晋方言的基础上经过演变形成的。沿河方言有许多深层的共同特点,其中不少可以在古秦晋方言和唐宋西北方言中找到源头。如汉扬雄《方言》记载的不少古秦晋方言词,在该区域方言中仍然保存着。再如唐宋西北方音全浊声母与次清合流,读送气音,这一特点在汾河片、关中片保留较完整,又沿河上溯到吕梁和陕北沿河地区,与阳入调相互支持,保留在阳入字中。(2)黄河在秦晋两省沿岸方言之间,连通作用大于阻隔作用,不论语音还是词汇,两岸对望的方言之间存在相当多的一致性,如两岸方言音系之间的“同构共变”。(3)陕北、吕梁方言的形成比关中片、汾河片晚,由于地方闭塞,方言演变比南部地区缓慢得多,保留了许多南部已经消失的语言特点。如:蟹摄一二等、咸山摄一二等舒声见系字韵母有别等现象。但汾河片也有一些古老的特点为北部所无,如曾摄与梗摄舒声韵白读音韵母有别,个别方言咸深摄舒声韵母与山臻摄有别,等等。(4)历史上,该地区曾发生过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大规模融合,并且在语言中留下了的痕迹。(5)黄河沿岸方言在方言区、片上各有归属,具有各自的中心方言,因此,同时处在几个不同的关系网络中。比如,从古全浊声母的今读看,晋南、吕梁方言与太原为中心的晋中方言存在很大差异,晋中属于全浊平声不送气的方言;从韵母看,吕梁方言的文读层和晋中方言比较相近,白读层则跟汾河片比较接近。再如作为晋语重要特点的“圪头词”,汾河片也有不少,但“圪”的读音多样,能否作为划分晋语的依据之一,还须深入研究。在考察黄河沿岸方言的现实与历史关系时,充分考虑到了这种错综的关系和复杂的背景。
◎改革实践已经越来越向我们表明,党的问题解决得好,办好中国的事情稳操胜券;党的问题解决不好,便是给中国问题的解答添加了一个最大的未知数。正是这种情势,把党的建设问题推到了前沿。 ◎《2014执政党建设研究年度报告》是国内第一本关于执政党建设研究的“年度报告”,由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专家团队主持编写。全书...
124 Likes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以对空想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历史考察和理论分析为起点,从理论与实践主辅两线展开,系统总结和分析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要内涵与基本特征,挖掘梳理列宁、斯大林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艰辛探索、理论贡献及经验教训,概括提炼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分析...
139 Likes
白玉蟾(1134~1229)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道教思想家和诗人。白玉蟾才思敏捷,一生勤于著述,乐于传道授业,是所谓的“文教道士”的典型,“先生博洽儒术,出言成章,文不加点,时谓‘随身无片纸,落笔满四方’”。其诗文多被收入《全宋文》和唐宋诗词集各种版本中,文辞典雅、清空缥缈,后人多给予很高的评价,称之为宋代杰出...
84 Likes
《政治文化研究译丛:现代化与后现代化·43个国家的文化、经济与政治变迁》全面论述了经济发展、文化转型及政治转变这三者在时间上的复杂关系,从而能够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从“物质主义价值观”向“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文化变迁是如何发生的,并且会对政治生活带来何种影响。英格尔哈特指出,现代化的进程与工业社会的进步使得民...
151 Likes
第三方电子支付已经成为电子商务资金流动的重要渠道,但无论支付机构还是支付介质都无法容于传统的法律框架,各方当事人面临着一系列法律风险。本书在剖析第三方电子支付法律性质的基础上,针对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和金融监管问题,比较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立法,提出系统化的制度完善构想。在程序法方面,主张建立多元...
85 Likes
《智慧城市建设实务研究》作者毛光烈基于当今现代信息技术从数字化向智慧化发展的新特征、人民群众运用信息技术提升生活品质的新期待、政府管理和社会组织提高运行效率的新要求,凭借长期积累的城市管理领导经验,从业务需求的角度切入,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商业模式、体制机制、标准和制度建设等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全面...
80 Likes
本书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首先引出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个命题,综合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着分别阐述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本内容、基本途径,最后阐述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创新,包括理念创新、方法创新和机制创新。全书结构合理,条理清晰,内...
93 Likes
《领袖:一项心理史学研究》对国外历史上杰出领袖的生活、成长经历等进行了心理学层面的分析,涉及柏拉图、林肯、甘地、威尔逊、恺撒·威廉二世、惠特曼等,探索了这些领袖如何把他们个人的使命与神秘性投射到他人尤其是其民众身上,并因此满足甚至创造了他们的追随者们独特的需求。与很多作领袖问题研究的著作不同。...
103 Likes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生态建设的新目标。为此,对“我国生态文明发展战略”这一重大课题进行研究,适应了当今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对解决现实问题的有力回应,不论对理论体系构建、学术研究领域拓展...
64 Likes
《拜物教的幽灵(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的隐性逻辑)/马克思主义研究系列/凤凰文库》编著者夏莹。本书稿以拜物教研究为切入点,从人类学、哲学、心理学等多个角度对作为一种理论形态的拜物教作出了系统梳理,并着重以文本解读的方式对鲍德里亚和齐泽克的拜物教思想给予了详尽阐发,考察了当代思...
92 Lik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