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商中国:虞洽卿与他的时代 PDF 电子书
格式:
PDF
EPUB
MOBI
TXT
CHM
WORD
PPT
图书简介:
作为跨越几代政府的著名商人
如何能在起伏跌宕的时代屹立不倒?
如何在公共政治与私人商业利益之间游走?
如何左右了晚清后中国政治经济的走向?
晚清民国时期富贾层出,为何没能形成将中国带入现代社会的资产阶级?
研究二十世纪的历史脉络,政商关系问题是绝对绕不开的,本书运用新发掘的一手历史档案及公私史料,全面重建虞洽卿这个跨越几代政府的著名商人的经历,对20 世纪中国上半期的政商问题做一贯通性研究。
作为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大约从1940 年代开始,学术界及舆论界对虞洽卿的描述、讨论与评价就极多。大致来看,学者笔下的“虞洽卿”大致上是三幅不同的面貌:江浙财阀、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这三种概念标签,从一开始就被人选择性地贴在虞洽卿的身上,但无一例外地都与意识形态政治有关。但是,如果全面考察虞氏的个人历史,“政商”也许是最适用于他的身份定义。
本书共分为六部分,从1891年-1945年,对虞洽卿及其所经历的几代政府的关系逐一分析,描述这种合作关系是如何逐渐强化和巩固,成为近代中国的“潜流”,并建立起一种隐性“政治结构”的。而这种关系,也深深影响了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读懂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另一个角度。
《日本时代小说精选系列:天地人》讲述了战国时代名将直江兼续波澜壮阔的一生。兼续自幼与未来的主君上杉景胜一起生活,他受上杉谦信教诲,认为取得天下是小事,唯有贯彻“义”而活才是大事。这部作品里不仅有男人间的友情,也有兼续和妻子阿船互相扶持的感人爱情。《日本时代小说精选系列:天地人》内容简介:他是被德川家康称...
172 Likes
《三联生活周刊·4G时代的生活(2013年第48期)》内容简介:《三联生活周刊·4G时代的生活(2013年第48期)》是编者们精心为广大读者朋友们编写而成的此书,可以让更多的读者在休闲娱乐的时候可以很好的阅读,从书中得到更多自己所不知道的知识,让我们一起来阅读这样的一本书,从书中得到我们想得到的。...
86 Likes
微品牌,并不只是单纯的小品牌,而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那些传播速度快,经济效益高的品牌,这是一种集网络营销、产品零售技术以及创新管理于一身的,在新媒体与自媒体平台上的线上线下的二元市场,建立起的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新型网络互动品牌模式。人是社会性动物。因为具备社会性,就需要进行信息的交流与传递。随着社...
124 Likes
《日本时代小说精选系列:花之庆次》讲述了战国乱世,人人为私欲杀伐征战,血流漂杵。却有这样一名男子花之庆次,以“无欲之人”自居,不谋官职,不建功名,手持涂朱长枪,身跨骏马松风,在历史与虚妄的夹缝中且歌且行。...
170 Likes
《真田幸村》他们是日本战国史上最神秘的忍者集团,身负绝技聚集在真田幸村麾下。他们甘愿隐姓埋名,被历史隐藏,被世人遗忘,唯余身影活跃在每一位野心家身侧,于暗处的舞台左右着天下前进的方向。天正十年(1582年)三月,天目山麓田野村一间小屋内,武田信玄之子胜赖切腹自尽,武田家自此灭亡。十五年后,年轻的忍者猿飞...
178 Likes
《后状元时代的思考》是清华大学学生的一个作文合集,收录的是2009—2012年之间清华(经管学院)大一学子的优秀作文百余篇。其中大部分出自全国的高考状元之手。内容涉及当今社会时代的诸多热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教育、科技、外交几乎无所不包;校园生活、青春、爱情、苦闷、迷茫、浪漫、追求、奋发、梦想更...
80 Likes
《新选组血风录》他们是幕末最强剑客集团,被称为“壬生之狼”;他们的队规极为严酷,若有违背,切腹无赦;他们坚守职责,却成为维护幕府的守旧势力,遭受灭顶之灾。然而,他们最后的武士之心,却始终坚守在光阴变迁的夹缝中。元治元年(1864)六月五日夜,新选组局长近藤勇仅率四名队士冲入京都三条小桥附近的旅店池田屋,与...
168 Likes
《经济的真相》为您解读:人民币对外在升值,对内却贬值,到底是在升还是在贬?当前币值的“真相”是什么?国内缺资金,为什么把这么多美元借给美国花?房价为什么越调越高?中国经济改革到底该如何推进?经济增长的动力会来自哪里?宏观趋势性的转折究竟何时出现?什么样的新政策才能带来乐观的变化?当下的人们对中国经济各...
150 Likes
《你的蜜糖,他的毒药——认识禀赋天性的差异,做聪明的家长》作者借鉴美国奈德·赫曼博士的全脑概念讲述了亲子教育的理念,强调人的大脑有多种思维偏好,从一个新颖的角度引发父母更多的思考,给那些读了很多亲子教育书却仍然手足无措的家长更多理性的方法指导。《你的蜜糖,他的毒药——认识禀赋天性的差异,做聪明的家长...
117 Likes
《梁思成与他的时代》内容简介:这是一个你所不熟悉的梁思成。他在1931到1948年间,回应激荡世界的现代建筑潮流,和同仁们通过建筑史的调研和写作,构筑起“中国建筑”体系,并积极思考该体系向中国现代建筑转换的可能。而在1949到1959年间,他深陷新中国政治运动的漩涡。为跟上形势,他频繁进行自我否定和改造,有时也将批判...
108 Likes